modern1.jpg  

2008 年台北的歷史博物館展出米勒 (Jean-François Millet) 畫作的時候,我曾經也想去附庸風雅一番。但是到了現場附近才發現已經大排長龍,當天好像並不是週末,天氣也有點悶熱,史博館外的人潮把我這個不習慣排隊的人給擊敗了。不過,這麼多的人願意排那麼久的隊去親近名畫,可見名畫的魅力很大,能夠帶給近距離觀賞的人無比的享受是無庸置疑的。

今年五月十六/七的週末,我們家有機會到美國中部的大城芝加哥去參觀。由 Renzo Piano 爲芝加哥藝術學院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以下簡稱 AIC) 設計建造的「當代藝術分館」 (Modern Wing) 為了慶祝新廈落成,第一週招待遊客免費進場。我們在芝城停留的時間雖然不長,還是抽出時間體驗這位世界知名義大利建築師的新作 (巴黎的龐畢度中心也是他的作品之一) ,沒想到在博物館裡更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ycj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rash.jpg 

一年多以前我閱讀哈金《瘋狂》(The Crazed) 的時候印象並不算特別深刻。談文字概念、論基本寫作技巧,《瘋狂》都算合格,但是一方面作者說教的味道稍為過濃,另一方面故事的主題 – 知識份子在共產黨政權下的命運 – 對我們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太過熟悉,因此就難以在心中掀起漣漪,後一種感覺就像看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 執導的《戰地情人》(The Pianist) 一樣,先前過多的大屠殺 (Holocaust) 影像與文字讓腦神經已經滿載,再多一個註腳力道就相對變得微弱了。

 

ycj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pi.jpg  《少年Pi 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是一本題材新穎、想像力驚人豐富的小說。雖然作品還不能算完全成熟,內容也有一些明顯的缺失,在林林總總的文學作品中間作者成功開創出一種鮮明獨特的敘事風格,他的創作基礎是什麼?故事令人著迷的秘訣在哪裡?在在引起讀者的好奇。

ycj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bovary.jpg  《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 的作者、當代美國隱居作家沙林傑 (J. D. Salinger) 曾經說過:「出借給作家第二可貴的特性就是匿名--隱蔽的感覺」 (A writer's feelings of anonymity--obscurity are the second most valuable property on loan to him.)。1856 年法國作家福樓拜 (Gustave Flaubert) 歷經五年時間完成的小說《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 在《巴黎時論》(Revue de Paris) 雜誌分六期連載結束以後,法國政府在1857年以小說內容違反宗教與道德習慣、破壞善良風俗的罪名起訴作者和雜誌負責人,福樓拜無奈之下只好委託律師為他辯護,最終獲判無罪開釋。因為這件插曲,福樓拜和他稍後正式出版的這本小說聲名大噪。如果福樓拜從此再也無法匿名寫作,他能保有的無疑只剩下「隱蔽」這項特質。

ycj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bird.jpg   catcher.jpg   coming-of-age 一般翻成「成年」或者照字面上來看是「到了年紀」的意思。但是什麼時候算「到了年紀」並沒有一定的準則。日本人的「成人日」是滿二十歲的慶祝典禮,猶太人的成年禮 (B'nai Mitzvah) 女孩子只有十二歲,男孩子是十三歲。日常經驗裡,有的人國中階段思想就開始成熟了,有的人就算大學畢業還無法獨立思考。

ycj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nd.jpg   fall.jpg   除了外交人員、過去的農耕隊員、最近的連加恩醫師以外,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非洲」無論在地理上、心理上可能都是遙遠的名詞。但是研究人類學以及生物遺傳學的人告訴我們,你我共同的始祖都來自於非洲,也就是說沒有那塊土地就不會有今天的你和我。如果你對非洲好奇,關心非洲的命運,想要在心智上接近非洲,逐步拼湊現代非洲的圖像,不妨從下面兩本經典小說著手:
Chinua Achebe:《解體》(Things Fall Apart) (1959) (中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V. S. Naipaul:《大河灣》(A Bend in the River) (1979)。

ycj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aniel.jpg  你可能會欽佩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或者 Susan Sontag (1933-2004) 的才氣與博學;可能知道一些叛逆型的才女像當今的陳文茜或早期的張艾嘉、胡茵夢;你也可能曾經醉心於 Jane Austen (1775-1817)、Edith Wharton (1862-1937) 或者張愛玲 (1920-1995) 的文采,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真正集「才氣、叛逆、文采」於一身的其實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 (1837-1901) 備受推崇的女性作家名叫 George Eliot。

ycj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lord.jpg   1954年43歲的威廉‧高汀 (William Golding) 出版他的第一本小說 《蒼蠅王》 (Lord of the Flies) 的時候,正任教於英國 Salisbury地區的一間中學 -- Bishop Wordsworths School。高汀畢業於牛津大學,起先主修物理,後來轉攻讀文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間,他曾經服役於英國皇家海軍 (Royal British Navy),參與過幾次重要的戰役,其中包括 1944 年的諾曼地登陸。

ycj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好萊塢出品的《世界大戰》 (War of the Worlds) 現在正 席捲美國暑期電影的市場,相信在台灣也不例外。這部由 Steven Spielberg 執導的電影是由英國作家 H. G. Wells (1866-1946) 1898 年出版的幾乎同名小說 《The War of the Worlds》改編而成。

ycj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age.jpg  生平跨越十九與二十世紀的美國文學俠女 Edith Wharton (1862-1937) 是一位兼具精緻教養與語言才能的重要作家 (I had been taught two things in my childhood: the modern languages and good manners.)。如果說同時代其他的男性作家所寫的故事是以拳腳功夫、刀劍對決而揚名立萬的話,她的小說就是以深厚內功加上翩翩風采贏得眾多讀者的喜愛。

ycj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