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 BBS 上有這樣一篇文章: It's brass monkey weather.
典故出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時興於家中擺設黃銅制的的猴子,通常有三隻,兩隻手分別遮住口眼耳,表示非禮勿言、視、聽。據說這是受到中國風的影響。 所謂 it's brass monkey weather. 即指天氣冷到連家裏擺的銅猴尾巴恐怕都被凍掉。
採取意譯:真是冷得要人命的天氣!
直譯:這天冷得連家裏擺的銅猴尾巴都要被凍掉啦!
大家覺得意譯或直譯哪種好?
若採取第二種譯法,不看典故的話,一般讀者可以接受嗎?
翻譯時常碰到意譯或直譯如何抉擇的難題,不知有經驗的人都怎麼處理?
以下是我的回覆:
您的意譯部分無可挑剔。
直譯這樣如何:這天冷得連家裏擺的銅猴都要被凍僵了。
因為,凍僵的可能不光是猴尾巴而已。
帶有典故或與歷史文化有關的外語的確很難用直譯傳達。舉個例子來說:今天我們說「象牙塔」(ivory tower),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是一個「脫離現實社會而思索」的地方,但是最早如果直譯的話,恐怕很少人能理解是什麼意思。等到一個有典故的概念被不斷解釋、傳播、內化以後,翻譯的人直譯傳達就沒什麼障礙。當然,到什麼時候才算時機成熟就要憑翻譯者的直覺判斷了。
我另外再舉一個例子:
不知道你是否熟悉一個詞叫 Rosetta Stone?1799年法國的拿破崙遠征埃及的軍隊在尼羅河口的 Rosetta 發現記載三類文字的石碑。這塊石碑上方三分之一是象形文字,中間三分之一是埃及後來使用的表意文字,最下方是希臘文的翻譯,後來成為解釋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重要線索之一。
因為這個典故,現代英文裏經常用 Rosetta Stone 來表示學習、翻譯各種外國語言的活動與概念。如果你讀到這個詞直接翻成「羅塞達石」,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因此這個典故應該也會經過從「意譯」到「直譯」的過程。
另一方面,對於辭彙空缺的全新概念 (特別是在科技領域) 使用中文的文化人倒多半反其道而行。也就是說,即使不能夠立刻找到貼切的意譯 (太空梭),也會在直譯以後逐漸轉成意譯 (煙絲披裏純 --> 靈感;德謨克拉西 --> 民主),以方便中文讀者吸收新知,例如 AIDS 剛開始稱「後天性免疫不全症」,慢慢改成「愛滋病」就是最典型的轉換過程。這一點和大量套用外來語的日文有天壤之別。
這樣看來,中文文化人的習慣似乎可以大致歸納如下:對有典故的外語是「先意譯再直譯」;對現代科技衍生的術語或概念是「盡可能意譯」,或「先直譯再意譯」。
這中間的文化偏好與語言特性是頗堪玩味的。
- Apr 29 Fri 2005 23:06
直譯 or 意譯: that is the question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